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加強縣鄉村應急管理和消防安全體系建設,做好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安全隱患等重大事件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近些年隨著技術不斷創新,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安防產品設備在自然災害等預防、監測預警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20年全國多地防汛救災一線,以科技"硬核"助力防洪,使得防洪減災變得高效率、智能化。無人機、視頻監控系統、移動裝備等各種安防技術、智慧防汛手段頻頻亮相,"沖"在抗洪第一線,另外,在汛情監測、應急救援方面通過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亦可以加強預測預報、提高預報精度,為做好防汛科學決策提供及時準確參考。
例如在山區、丘陵地帶,連續的暴雨致使土壤松動,水土流失,可能會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前預測或者實時監測滑坡地帶的位移和變形情況,就可以提前預知山體滑坡或者泥石流的是否發生。
山體滑坡預警監測系統通過激光測距檢測設備、監測預警平臺軟件、無線傳輸設備等,對易發生山體滑坡地段實行24小時在線監測,發現異常自動報警并彈出相應信息,另外通過視頻監控系統進行復核。通過監測預警平臺實現各級防汛部門共享視頻信息的系統,并可通過流媒體服務器轉發,通過視頻管理服務器調用查看。
,